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
铸就理想信念 挺膺时代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做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7月10日—12日,昆明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促进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宣威暑期社会实践分队来到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羊场镇,在昆明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支持下,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思政课”立足于社会大课堂。新思想从实践中来。指导教师引导实践团成员从新质生产力角度观察并思考羊场镇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实践团成员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亲眼观察、亲身体会新时代下,羊场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取得的突出成果。科技成为推动羊场镇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推动宣威磷电公司绿色生产转型,催生羊场镇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实践团队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现实,从而真正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把握时代的脉搏。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围绕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突出成果,实践团在教师的带领下观察了解到羊场镇乡村振兴杯篮球赛——“羊BA”的独特魅力。比赛的特色是“村民当球星,乡亲来助威”,篮球赛的背后是各个村镇、球队以及乡镇企业围绕乡村振兴各展其能,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实实在在地接地气,冒人气,聚热气。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眼睛发现人民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悟党的政策理论。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昆工马院推动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引导广大青年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知中国,了解社会,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