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五个着力”提升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水平
来源:曲靖市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3-11-23
近年来,曲靖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以“五个着力”抓好抓实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城市民族工作成为曲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重要窗口和靓丽名片。
一是着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深化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民族委员制和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聚焦宣传引导、示范创建、服务供给、风险防范等工作重点,凝聚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强大合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教学内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能力水平。制定出台《曲靖市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健全和完善“四级书记”抓创建工作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合力共创的工作格局,以城带乡全面提升创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二是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社区民族工作为着力重点,以“工作机制长效化、阵地建设标准化、宣传教育立体化、交流活动多样化、服务解困精细化、管理疏导法治化”为目标,打造“微阵地”、开设“微讲堂”、连通“微邻里”、实施“微项目”、做实“微服务”、圆梦“微心愿”,着力打造“5分钟办事圈、10分钟生活圈、15分钟教育圈”,就近就地就业、上学、看病、养老、购物、娱乐等民生问题,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统筹脱贫攻坚和民族工作,在全市461个易地搬迁点互嵌式安置各族群众19.3万人,同步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质效,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是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挖掘珠江源文化、爨文化、古鱼文化、长征文化等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紧密融入城乡视觉形象设计,在公园广场、主次干道、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刊载特色鲜明的公益广告1.3万余条,建成2200个主题公园(广场),让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可观可感可触,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立体构建谈、讲、读、创、比、拍“珠源石榴红”宣传教育矩阵,成立“珠源石榴红”宣讲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村(社区)等宣传活动,编排《珠源石榴红,籽籽心向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述说珠源大地上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故事,唱响“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的主旋律。
四是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突出“兴产、强城、聚人”三大重点,系统实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等系列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充分落实各族群众平等进入市场、融入城市普惠性政策,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积极帮助进城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基础培训等服务和解决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租房租赁等问题,推动城镇成为各族群众大融居的共有家园。
五是着力提升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效能。定期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等民族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视察,颁布《曲靖市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曲靖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依法化解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打造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市所有社区全面实现可办民族事务在内的多项政务服务事项,提供法律咨询解答100余万人次。创新实施“蜂巢、蜂眼、蜂蜜”工程,建立起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和跨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划分镇(街道)、社区、社区以下一、二、三级网格,设置一级网格137个、二级网格1688个、三级网格3万余个,全市共配备专(兼)职网格员6.3万余名,全力打造各族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团体作战的共治体系,统筹基层组织体系、治理队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效能和风险隐患防范能力,多年未发生违反党的民族政策或影响民族团结的重大案事件和重大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