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泸水市“142”工作措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作者: 时间:2023-12-27

怒江州泸水市142”工作措施推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来源:怒江州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3-12-14

 

今年以来,怒江州泸水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构建1个格局、实施4大工程、抓实2项措施”的“142”工作措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走深走实,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

构建1个格局”。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工作新格局,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得到新加强。一是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及对怒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基层党组织专题学习、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范围,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00余场次,参学范围覆盖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村(社区)干部。二是推动贯彻措施落细落实。制定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泸水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新时代泸水宗教工作的实施方案》《泸水市贯彻落实省、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三是推动各级责任压紧压实。建立泸水市民族工作委员制、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和宗教工作协调机制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核、市委巡察、督查重点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实施4大工程”。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润土培根”工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全面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听党话、发自内心感党恩、矢志不渝跟党走。组建泸水新时代宣讲团,突出有形有感有效,以“直播+、文艺+、电影+、互动+、广播+”“5+”模式,累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214场次,受众达19万人次,让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树立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城区内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街道、广场、公园5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系列活动、“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开展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扩大文化惠民成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延伸到各个领域,落实到基层细胞。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出台《泸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引导各族群众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者、践行者。深入实施民族文化“双百”工程。开展傈僳族民歌、阔时节民俗活动、“三百妞”棉麻纺织技艺等非遗培训6期培300余人。编创美丽乡村、歌颂家乡等主题舞蹈13个、歌曲13首。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行动计划,培训各族群众1821人,以语言相通增进文化认同。二是深入实施“幸福花开”工程,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741人。推进37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聚焦短板弱项共启动项目建设519个,累计完成投资13.74亿元,19项指标全面达标,沿边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边民生活得到新提升。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启动6个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和民族特色旅游村提升建设,打造精品示范村1个,创建州级美丽村庄12个,创建“美丽庭院”3000户。全力推进10万头高黎贡山猪保种扩繁、3万亩精品咖啡全产业链和20.65万亩草果提质增效建设,创建省级“一村一品”2个,建成绿色食品基地3个,4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进上海闽龙实业、云南白药集团、保山景兰咖啡等多家企业入驻,片马口岸边境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动“绿美泸水”建设,抓好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多样性保护,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三是深入实施“石榴红”工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开展“十进”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实施全域创建行动,今年1月,泸水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认真落实“三项计划”,聚焦青少年群体,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边境行”、“民族团结杯”泸水市第二届青少年(学生)运动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等,推动各族青少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持续开展“讲一讲、帮一帮、评一评、乐一乐、庆一庆、创一创、想一想、学一学”八个一系列活动,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各方面全方位嵌入。泸水被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锦绣社区被评为“云南省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社区服务管理示范安置区”。依托傈僳族“阔时”文化节、“澡堂会”、巴尼“尚旺节”等民族特色节庆,举办2023中国怒江大峡谷国际自行车挑战赛、“中国交建杯”2023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公开赛、弩王争霸赛以及拔河、爬竹竿、转陀螺、转秋千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文艺汇演、举行篝火晚会,促进各民族群众交流联谊。四是深入实施“润土培根”工程,持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泸水实践进程。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界人士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践行“四条标准”主题教育培训班5期990人。举办基层宗教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2期222人,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水平。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引导信教群众守法遵规、正信正行,推动全市宗教沿着中国化方向健康传承。

抓实2项措施”。抓实依法治理和防范化解2项措施,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新提升。一是抓实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纳入“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形成“五级”力量抓普法的架构,落实常态化普法,采取“开学第一课”“巡回法庭”“调解+普法”“以案释法”现场宣判、“玛腊调解室”“火塘会”“院坝会”“边境普法队”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二是抓实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完善《泸水市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管控机制,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形势研判会议,稳妥调控和处置网络舆情。

学院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事务中心14楼    

电话传真: 0871-65916860   邮箱:marx@kust.edu.cn

Copyright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