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科学火种,播种未来梦想 ——昆明理工大学“理响青年说”志愿宣讲团走进西南联大附小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5-04-12

传承科学火种,播种未来梦想

——昆明理工大学“理响青年说”志愿宣讲团走进西南联大附小


春城四月天,书香润童心。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弘扬科学家精神,2025年4月11日,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响青年说”志愿宣讲团携手机电工程学院共同走进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为该校三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汲取戴永年院士精神力量,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当戴永年院士的科研故事遇见童真稚语,当真空冶金的智慧结晶碰撞3D打印的创新火花,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春日校园悄然展开。

 

(图片:活动现场,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们云南有位科学家爷爷,他发明的真空冶金技术能让废金属像哪吒肉身一样‘复活’……”宣讲团成员张锶元同学借用热播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情节,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让同学们初步认识了真空冶金技术的奥妙。

随后,团队成员赵杜程、朱灵、段惠予分别从成长历程、科研突破、人才培养、社会贡献四个方面将戴永年院士扎根红土高原六十载、攻克有色金属王国技术难题、献身科研与教育事业的成长故事依次讲述。互动环节中,宣讲的志愿者抛出问题:“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是坚持!”“要不怕失败!”充满童趣的回答此起彼伏。当听到戴院士在实验室连续工作36小时只为捕捉关键数据,当看到泛黄手稿上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孩子们睁大的眼睛里闪烁着敬佩的光芒。“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就这样在幼小的童心里发芽。

(图为志愿者赵杜程同学在宣讲)

(图为志愿者朱灵同学宣讲)

“看!这是用3D打印机做出的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随着机电院科技协会成员侯岳和任思佳启动设备,液态材料层层堆叠成精密结构的神奇过程,引得现场惊叹连连。从真空冶金到增材制造,从传统工艺到智能制造,宣讲团通过技术演变的对比,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变的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不变的是科学家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赤子之心。当孩子们亲手触摸3D打印的金属构件时,科学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心田。

(图片为侯岳和任思佳同学进行的3D打印机现场展示)

(图片为“理响青年说”团队师生合影)

活动尾声,孩子们用灿烂的笑容描绘着自己心中的“科学家梦”,同时,用鲜花和掌声来表达了对此次宣讲的感谢。宣讲团成员们也收获满满,活动尾声时,有小朋友发出“科学家会不会有超能力?”的童真提问,让我们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理解——所谓“超能力”,不过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坚守。这场跨越年龄的对话,不仅是科学精神的传承接力,更是一堂关于初心与使命的生动思政课。


(图片为西南联大附属学校的同学为宣讲团志愿者献上鲜花与证书)

未来,昆明理工大学“理响青年说”师生理论宣讲团将继续带着这份热忱,持续开展党的精神谱系系列宣讲,让理论之花绽放于云岭高原。

通讯员:张锶元

学院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事务中心14楼    

电话传真: 0871-65916860   邮箱:marx@kust.edu.cn

Copyright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