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开展
“工匠精神进企业”系列活动
2024年5月16日下午,在云南省社科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及昆工马院、电力学院的支持下,“匠心筑梦”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师生志愿者前往南方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工匠精神进企业”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也是云南省社科联科普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
此次项目活动由云岭工匠、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智能感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朱梦梦老师进行主持和宣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们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智能感知”创新工作室,同时认真学习了有关电力系统科研工作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深入了解到弘扬工匠精神在未来职场中的深远意义,可谓受益良多。
云南电科院“智能感知”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成立5年来,工作室主要开展技术创新攻关、营造学习交流平台以及培养发展创客文化的具体工作。在此次活动中,朱梦梦老师首先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工作室的大体发展过程和主要概况,朱老师仔细讲解了工作室的各种创新成果,这让在场的同学们对于电力系统的科研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围绕工作室的创新成果的转化,朱老师也通过工作室里摆放的各种创新产品为同学们讲解了工作室的一系列成果转化流程。朱老师告诉同学们,科技创新领域的“工匠精神”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希望大家未来也能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老师随后向同学们展示了智能感知工作室所获得的荣誉奖项,包括云岭工匠、 省科学技术奖、电力创新奖在内的各种证书摆放在荣誉墙上,彰显出工作室过硬的科技创新实力。朱老师在介绍这些奖项时也告诉同学们,在电力系统中的现场工作不只是需要依靠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要联系实际,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好科技创新,做好实际工作。

进入新时代,在国家科技发展领域中,“工匠精神”的发扬变得愈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在此次活动中,电力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些,近距离观察电力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也让大家开阔了视野。同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也使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这次“工匠精神进企业”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向学生群体展示科技创新的“工匠精神”,更在于向即将进入电力领域的同学们传递“工匠精神”的接力棒,相信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能够更加坚定信念,在未来也能成为优秀的“大国工匠”。
下一步,“匠心筑梦”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也将继续立足于马院学科优势,进一步开展“工匠精神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相关活动,在社会层面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