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进校园,点亮孩童“匠心”梦

作者:张学丽、后恒韫、王琪、李邹乐阳 时间:2024-03-27

工匠精神进校园,点亮孩童“匠心”梦

“同学们,你们看,0.08毫米的厚度比我手中的这张A4纸还要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的高凤林班长就需要在厚度仅有0.08毫米的火箭燃料输送管完成焊接,并且在一组发动机3万次的焊接过程中,不允许一次失败。这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的校园里,一堂别开生面的宣讲课正在进行。在来自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老师们的讲解下,四年级同学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认真聆听着“工匠精神”传承的故事。

这次活动是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昆明理工大学“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团队组织的“工匠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2024年3月26日下午,近300名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四年级师生与昆明理工大学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了这堂生动的宣讲课。

宣讲团队的志愿者们经过精心准备,反复磨课,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本次宣讲主要围绕工匠精神的内涵、起源与发展、时代价值、具体内容等方面展开,在讲解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精妙匠心,并为我们国家伟大辉煌的工匠技艺所惊叹;同学们也详细了解了当代大国工匠们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坚守,为当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而自豪;在讲到昆明理工大学孙鸿雁老师滇派内画作品创作的故事时,同学们无不被这方寸间的艺术瑰宝所震撼。讲述工匠故事,传承工匠精神,在言语与欢笑声中,同学们将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种子根植到成长基因中,从小树立起‘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志向,“匠心”的种子在幼小的孩童心里萌芽。

此次志愿宣讲活动作为“工匠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下一步,昆明理工大学“匠心筑梦”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更多有意义的社科普及活动。

通讯员:张学丽、后恒韫、王琪、李邹乐阳

学院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事务中心14楼    

电话传真: 0871-65916860   邮箱:marx@kust.edu.cn

Copyright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